第1379章(第1页)
第1379章
李文海接过报表,低头看了半天,手指在“自然流动5%”那行数据上反复划过。“就算实际新增7%,也得考虑基层承接能力。”他抬头看向冯天明,“比如偏远市县的机关,本身就缺懂政策的干部,要是省级机关派去的干部不熟悉基层,反而会帮倒忙。”
“这点我们也有应对措施。。。。。。”冯天明刚想回答,又被李文海打断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基层的干部如果有机会到省里工作,肯定是举双手赞成,毕竟省里的平台更高、机会更多。但要是让省里的干部到基层工作,我看阻力一定不小。虽然说干部的工作安排是组织说了算,但还是要讲些人情的。你们这样一搞,到时候,组织部门天天都在忙着做省里干部的思想工作,别的工作我看也没时间再干了!俊毅部长,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李文海抬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省。委组织部部长吴俊毅。
目前的改革方案也是吴俊毅认可的,他自然不会搭李文海的腔,不然就是自己拆自己的台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冯天明看吴俊毅没有反应,连忙补充道:“改革一定会有阵痛,但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够为改革做出贡献,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退缩。在制度设计上,交流干部出发前,会参加为期两周的‘基层业务培训’,还会安排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一对一’帮带,至少三个月内不安排独立负责重大任务,等适应后再逐步压担子。去年,省教育厅和3个市县教育局搞过试点,交流任职的12名干部里,有10名很快就适应了岗位,还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落地,效果不错。”
冯天明又把案例报告递给李文海,接着看向在座的常委,“各位领导,干部交流不是‘甩包袱’,而是‘双向赋能’——省里的干部去基层能把政策讲透,基层干部来省里能把实情带上来,这对咱们省制定更贴合实际的政策,也有好处。如果一开始就把比例降得太低,怕是很难达到改革的目的。”
李文海并没有打开冯天明递来的案例报告,反而拿起报告,趾高气扬地问道:“你说你们有试点案例,但我想问的是,这样的个别情况是不是真正能够代表大多数?我看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吧。说难听点,你们这是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光看报告和报表就想搞改革,你们这是闭门造车,是对组织和人民的不负责,这样的改革,呵呵,我看不搞也罢!”
李文海这番话完全就是强词夺理、恶意诋毁,几乎是全盘否定了协调小组两个月以来的心血,这让冯天明和协调小组的几个人都气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