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第17页)
挂了电话,乌旅人转头望向窗外。
西班牙足协既然敢放这些球星混入狂欢的人群,自然是准备了专门的伪装。
到时候番茄汁飞溅,人潮涌动,能不能认出犹格来,恐怕还得看……缘分。
……
番茄节本就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往常会吸引1。5万至2。2万游客,足以把布尼奥尔镇的街巷挤得水泄不通。
而由于今年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支持,游客人数又创了新高。
更妙的是新增的藏宝图活动,那些政府和球星们藏在小镇角落的礼物与暗号,像一个个钩子,勾着游客们放慢脚步。
原本可能走马观花的一日狂欢,就此变成了寻宝之旅,让这个小镇得以在喧闹之外,多留住几分人气。
7月30日,巴伦西亚自治区,一大早,布尼奥尔镇就开始忙碌起来。
街道两旁的商铺已经铺上厚实的塑料布,工人正往教堂外墙粘贴最后的泡沫板。
一家面包店的老板往刚出炉的面包上抹番茄酱时,特意多涂了两层,然后递给门口穿着拖鞋的老人。
老人咬了一大口,夸赞道:“老伙计,你这手艺依旧这么顶呱呱!”
老板斜了他一眼:“打从我开铺子起,你就只会说【顶呱呱】,你的词汇库是被番茄汁泡发了吗?”
老人瞪他:“真心夸人哪用得着花里胡哨?你懂啥。”
“我懂你去年光着脚回家的糗样。”老板上下扫了他一眼,呵呵一笑,“今年这拖鞋可得拴根绳,别又追着番茄跑两步,鞋面与鞋底就分家了。”
老头顿时涨红了脸,梗着脖子反驳:“那是战术性弃鞋!去年我追那个戴红帽子的游客,不扔鞋哪跑得过他?”
说着还跺了跺脚,拖鞋“啪嗒”响了一声,像是在证明自己今年很结实。
老板笑着转身烤新面包去了,这个倔老头每年都是这样说,但每年都会丢失他的拖鞋,偏还不肯换一双。
上午九点,穿着橙色背心的志愿者开始向游客分发装备,有护目镜、塑料雨衣和手机挂绳。
有人接过志愿者递来的护具,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有人摆摆手谢绝了,笑着说:“要的就是这拳拳到肉的痛快。”
一位戴着宽檐牛仔帽的美国游客显然是后者。他不仅把护具推了回去,还特意把衬衫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晒成小麦色的皮肤。
有好心的本地人提醒他:“番茄汁溅到眼睛里,会让眼睛发酸。”
他却不以为意,往嘴里塞了颗完整的番茄,鼓着腮帮子含糊道:“真男人从不怕酸!”
说着,还把牛仔帽往脑后推了推,活像觉醒了什么奇怪基因一样。
当第一车番茄被倒进街角的临时堆放点时,人群里的欢呼声几乎掀翻整个小镇。
穿着格子衫的年轻人抱起整箱番茄往空中一扬,红瓤飞溅的瞬间,今年的番茄节正式开始了!
乌旅人正是这时候下楼的,他穿着厚实的雨衣,专挑人群稀疏的巷口走。偶尔有番茄呼啸着擦过,红色的汁液溅在衣料上,像是不小心泼上的颜料,整体却还算清爽。
街角墙根下,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亚洲女孩,正猫着腰捡番茄,手指捏着番茄往帆布包里塞。
女孩刚把弹药库补满,直起身要往广场挪,后脑勺突然挨了记沉甸甸的闷击,一颗熟透的番茄“啪”地炸开。
她踉跄着往前扑了两步,刚好挡在了乌旅人面前,顺便替他挡住了紧随其后的另一颗偷袭番茄。
乌旅人看着她镜片上的汁液,想了想,递过去一张纸巾,“你没事吧?【英语】”
“谢谢,谢谢。【英语】”女孩一边道谢,一边接过纸胡乱擦着眼镜。
等她抬眼看清对方时,嘴巴慢慢张大,下一秒,一声短促的尖叫响起。好在由于周围混乱的声音,她的尖叫声并不明显。
“您、您是乌君吧!”她的声音发颤却透着笃定,“我是久保莉桃,看到了宣传网上的消息,专程从东京来的!我是您的球迷!能、能合照吗?【日语】”
乌旅人愣了愣,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能认出自己,还是专门为自己而来,他笑着应道:“可以。不过——”
他指了指女孩手机,“答应我,等今天结束再发社交平台。”
“绝对没问题!”久保莉桃忙不迭地点头,手忙脚乱地调相机时,又一颗番茄“嗖”地擦过她耳边,砸在身后的墙面上。
她却浑然不觉,眼里只剩镜头里那个帽檐下露出半截侧脸的人,连镜片上没擦净的红渍,都成了这场偶遇的最好证明。
拍完照片,乌旅人说道:“虽然我不是活动的球星NPC,但也给来玩的游客备了点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