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花钱的地方多(第1页)
陈木当即迎了上去,这是他自从当了省长秘书之后,第一个正式接待的人。
“陈厅长?”陈木试探性问道,因为他没有见过陈家云,所以也不太敢确定,但十有八九就是对方了。
陈家云看到陈木之后,脸上露出了讨好的笑容:“陈秘书,久仰大名了,今日一天果然非同凡响。”
“陈厅长谬赞了。”陈木当即谦虚的说道:“领导已经在里面等您了,不过陈厅长,您最多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陈木之所以如此说,就是让陈家云把握好时间,因。。。。。。
林建国与林振邦的视频通话之后,专案组迅速行动起来。技术部门对林振邦的资金流向进行了深度分析,并调取了他境外账户的相关数据。与此同时,陈木亲自带队前往林建国提供的一处疑似藏匿资料的地点??位于省城南郊的一间老旧公寓。
这是一栋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楼,外表斑驳,墙皮脱落严重,楼道里弥漫着潮湿和霉味。李峰带着几名技术人员先行进入,确认安全后才通知陈木上楼。
“这里是他以前常来的地方。”林建国低声说,“他说这里是‘最后的保险柜’。”
房间不大,布置简单,但角落里的一个老式铁皮箱引起了陈木的注意。他蹲下身,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些旧报纸、几本账本复印件,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王德昌、周建平、林振邦三人站在一起,笑容满面,背景是多年前的一次饭局。陈木的目光在照片上停留了几秒,心中已有判断。
“这些账本复印件虽然不是原件,但足以证明他们的关系网。”李峰翻看着其中一本,“而且,这里面还有几笔资金流动的时间点,正好能和我们之前掌握的信息对应上。”
“把所有资料都带走。”陈木吩咐道,“同时,安排人手继续调查这栋楼的其他住户,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林建国突然接到一条加密短信:“有人盯上了你。”
陈木立刻警觉起来:“谁发的?”
“不知道。”林建国皱眉,“但我认识这个号码的格式,应该是内部人员用的临时通信设备。”
“说明我们的行动已经引起某些人的警觉。”陈木沉声道,“必须加快节奏。”
回到专案组总部后,陈木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现在的情况很复杂。”陈木扫视众人,“一方面,我们要尽快整理出完整的证据链;另一方面,必须防范来自内部的干扰。”
“已经有风声传出来,说上面有人不太满意我们的做法。”一名年轻干部小声说,“有人说我们在‘打老虎’的同时,也踩到了‘地雷’。”
“不管是谁,只要违法违纪,就必须查到底。”陈木语气坚定,“如果连我们都退缩了,那这场斗争就毫无意义。”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确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一是继续追踪林振邦的资金流向,尤其是那个隐藏已久的海外账户;二是加强对周建平的监控,特别是他最近频繁接触的那位神秘男子;三是着手整理关于退休高官的初步证据,为接下来的正式立案做准备。
然而,就在计划逐步推进之际,意外再次发生。
周建平在一次公开场合接受采访时,突然爆料:“我愿意配合调查,但前提是保证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这句话一出,舆论哗然。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网络上更是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周建平试图自保,也有人猜测他掌握了关键证据,甚至可能牵涉到更高层。
“他在试探。”李峰分析道,“如果他真的想坦白,就不会选择在这种场合放话。”
“没错。”陈木点头,“他是想制造舆论压力,逼迫上级做出妥协。”
果然,没过几天,中央纪委便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内容涉及多位高级官员,其中包括一位曾经担任过省委副书记的老领导。
“这个人早已退休,但影响力还在。”李峰皱眉,“如果真是他背后支持林振邦,那事情就更复杂了。”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陈木下令,“否则,一旦被对方抢先一步,我们就被动了。”
为了确保调查不受干扰,陈木决定亲自前往北京汇报情况,并请求中央直接介入。
临行前夜,陈木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风口浪尖。
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但他别无选择。
因为他知道,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
也是唯一一条,通往真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