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992章

麦理浩夫人也是优雅地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我们英资的反击虽然无声,但很有效。这同样也会让许多人看清一些东西。

英国本土那边,马上就要和大陆进行一系列的谈判了,主要就是事关港岛的归属问题。亲爱的,这段时间你可得把控好港岛的大局,我们英国人的面子,不能再丢了。”

对于这一点,港督麦理浩也是相当的认同。只不过他要推行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这其中就不得不有诸多地方要仰仗小林天望了。

可以说自从小林天望收购了置地之后,又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提出来,获得港督府的认可后,他就已经算和和麦理浩绑在了一条绳子上。

现在两人可以说是在蜜月期,港督麦理浩是不会轻易的拂了小林天望的面子的。

而在深水埗的某栋唐楼里,一位刚下夜班回来的面粉厂女工看着《东方日报》上夸张的标题和挖苦的文字。

她笑了笑,又撇撇嘴对丈夫说道:“这些有钱人整天争来斗去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个后生仔也是有够犀利啦,敢同鬼佬斗。”

丈夫吸着劣质香烟,却是瓮声不屑道:“犀利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吃瘪!有钱都买不到丽的电视,这才证明鬼佬在港岛的权势啊!”

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唯有《亚洲日报》显得异常的沉默。它的头版头条是一则关于东南亚某国经济政策调整引发社会动荡的长篇深度报道。

冷静而客观,仿佛港岛这场围绕小林生收购失利的风暴与它毫无关联。

但《亚洲日报》这种刻意的缄默,反而在众多媒体的鼓噪中,让人觉得是小林天望黔驴技穷,连用《亚洲日报》发声都不敢了。

如此一来,让诸多报社的编辑和主笔们更是想要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了。

《大公报》等左派报纸,这一次则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小林天望这一边:“收购受阻,非战之罪!丽的电视英伦总部傲慢短视,坐失良机!”

社论更是直指核心:“港岛自诩自由港,言论自由市场繁荣。然在电视广播领域,却实行严格的牌照管制,仅三家电视台垄断市场,扼杀竞争与创新!

此番小林先生收购受挫,再次暴露此制度之弊端。港府若真信奉自由竞争,何不开放第四张、第五张电视牌照?

让更多有识之士、有实力之资本参与其中,方能真正促进港岛传媒事业百花齐放,而非如今死水一潭、强者恒强之局面!”

左派工会的办公室里,几位负责人看着《大公报》的社论纷纷点头:“讲得在理!就是牌照卡得太死!凭什么只许三家?分明是英资怕竞争!”

“小林先生这次虽然没成功,但至少让更多人看清了英资的霸道和港府政策的僵化。”

很显然,在之前接受了林火旺的一些改进的建议之后,像大公报这样的左派报纸,上面的新闻和发表的观点也不再怀柔,经常会像这样逮着一些热点的事件,就开始攻击起港英政府又当又立双标的诸如言论和人权制度。

而且不得不说,这样做的效果是相当好的,那一些香港的民众们,也因此进行了对港府的批判与反思。

而不是一味的随着主流媒体报纸上的说法人云亦云,被港英政府宣传的喉舌给蒙蔽了。

另一边,就在港岛舆论场因为小林天望的“吃瘪”而沸反盈天之时,刚刚获得香港小姐季军的吕瑞容,却独自待在她家那间位于旺角旧唐楼的小房间里,满脸的愁容,不知道如何是好。

面前小小的书桌上,铺满了弟弟吕瑞明刚买回来的各种报纸,每一份的头版几乎都是那个让她熟悉又心动的名字——“小林天望”,以及围绕这个名字的嘲讽、分析或辩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