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6页)
待到一叠成形,房外响起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有人从房门口处探出脑袋,待看清了人,她双眼一亮,露出了一身鲜红银袄,快步走到他跟前,探首惊叹道:“你都剪好了!正巧能在晌午前送出去。”
陈涿松开剪刀,将那红封递给她:“祖母要留在佛堂抄写经文,今年就不与我们一道了,这是她给你的压岁。”
南枝正摆弄着轻飘飘的剪纸,听着这话应了声,顺手揭开红封一瞧,捻出了张薄薄银票,视线瞬间顿在那数额上,眉毛飞起道:“这居然是一千两!祖母给了我一千两压岁!陈涿,你掐我一把,我没看错吧!”
陈涿转眸看了眼,却是在意料之中道:“祖母出身皇商,身家颇丰,出手阔绰。此番新岁却要一人居于佛堂,心中有些歉意,特意让人送来给你的。”
南枝爱不释手地摸着那银票,喜滋滋道:“祖母真是个好心的大善人!”说着,瞥他一眼,好奇道:“你呢,你有多少?”
陈涿伸手将她袖口沾着的细碎红纸捏下,又拍了拍浮尘,轻淡道:“我年岁已长,早已不需此等礼节。”
南枝小声切了声,不就比她大四岁嘛,一幅老气横秋的模样。
她倾身亲了下他的侧颊,拍了下他的肩,翘起唇笑道:“好了,这位沉稳又高龄的陈大人,云团方才说你还没洗漱呢,快去吧。”
陈涿眉峰轻扬,漆黑眸子对上她满面盎然的笑意,一时间,方才剪窗花积攒下来的平静骤然消散,胸口涌出热意,一撩一撩地拨弄着血肉,叫人从心里泛起痒意。
……师父所说的没一点效用。
他指骨动了下,可晨起后就到了书房,的确还没来得及洗漱,只得起了身。
待他走后,南枝坐在桌上,挑选了几张最精巧的剪纸,附在两封红贴里,一封写得满满当当,从王凝欢的眼睛问候到了脚尖,好一会才不舍收手,另一封考虑到方木识字程度有限,还是得实用点,寥寥几句后,从袖口拿出早已备好的银票塞进去。
两封红贴写完后,令人各自送到各家。
这稍微一耽搁,竟就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堂内,冒出热意的膳食摆了满满一桌。
府上人少,鲜少专程聚在一起用膳,此刻三人围坐,刚动起银箸,惇仪双眼却透着憔悴的乌青,目光落在那满桌膳食上,却出神地想着旁的,许久未曾动弹。
南枝探头,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担忧道:“母亲,你这是怎么了?不会是风寒了吧,脸色这般差。”
惇仪回过神,朝她露出一道勉强的笑:“没事,只是这段时日有点没睡好,一时晃了神。”
南枝松了口气,只是这几日天寒,她日日沾着枕头被褥,都是倒头就生出了困意,怎么在这时节睡不着?她摸摸脸颊,又觉不能拿自己和旁人相比,尤其是睡眠这方面。
陈涿侧眸看了眼惇仪,眼睫轻垂,心底也大抵明白母亲在想什么,自从赵临身死后,母亲私下唤了好几次大夫,皆是因着忧思过度,心中郁结,想来是她觉得赵临的死与自己有关。
他动了下唇,话涌在喉间却又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转瞬就听身旁南枝递了杯温茶,脆声道:“母亲若是身子不适,就莫要在这强撑了,回去好生睡一会,若仍是不适,再唤大夫来瞧瞧,往后还有的事一道用膳的时候,可身子若熬出病了,就麻烦了。”
惇仪思虑着赵临离世,连着几日没睡好,此刻的确一阵头晕,她动了下唇,眸光落在了陈涿身上,含了点两人都明白的自责。
他一怔,顺势将话说出道:“母亲不必忧思,有些事多想只会伤身,今日便先回去歇会,再唤大夫来瞧瞧。”
惇仪心底这才稍稍松快点,轻嗯了声,让怀絮扶着缓步出去了。
这桌膳食只剩下两人。
南枝捏着筷子,一时没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转头道:“母亲这几日怎么了?怎么瞧着这般憔悴?
陈涿垂目,替她盛起一碗甜汤道:“前几日赵临离世,母亲许是一时伤感,难以开解。明日我寻机会与她说说。你方才在风口站了那般久,先喝点甜汤再吃旁的。”
*
晌午后又落了雪,势头极猛,没一个时辰就积满庭院。
往年这时候都是需入宫面圣,再参加晚上宫宴,可今年特令不用入宫,反倒就此闲了下来,外面清冷,南枝捏着用心呵护许久的那叠窗花,一张张平铺到桌上,唤着陈涿小心地贴到窗上。
屋内燃着炙热炭火。
仅几张窗,能贴的地方不算大。在南枝的强烈要求下,紧挨着贴起了那些不伦不类的窗花,耕地黄牛成了一只肥硕啃草的胖山羊,高飞麻雀成了一只震翅无力的瘦母鸡……照她的话来说,这是天底下独一份,旁人想要都没有。
陈涿沾了一手面糊,抬目端详片刻,忽地觉出一点别样的意味来,窗花鲜亮,招摇附在灰寂窗上,远看似是黑枝枯叶一点红,尤其是在天色渐暗,燃起微黄烛火时,虚映在那图样不一的窗花上,格外扎眼。
房外下人叩门,按着年年旧例送了饺子进来。
南枝坐在窗前,越看越觉得满意,但她瞄了眼正在揭食盒的陈涿,从牙缝里轻声道:“不许和别人说这是我剪的。”
陈涿坐在她对面,将碗递到她面前,翘起唇道:“为什么?”末了,补充道:“午膳用得迟,少吃点,容易积食。”
南枝拿银箸将饺子戳出洞,轻咳了声:“就是不行,不许问为什么。”
陈涿眼尾弯着,一时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