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第1页)
第842章
没错,这玩意儿就是正儿八经的海军第四代战斗机!
吴强振奋地说道,“阿干,你说的一点都对。隐身性、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能力、战场态势感知,歼-10H全都具备了。就是四代机!”
李干埋怨道,“这么大的变化,此前怎么不报告,你们应该知道,三代机和四代机的研制经费标准是不一样的。”
差别可太大了,如果前者的研制经费标准是1块,那么后者就是10块。
这时,杨伟笑着说,“是我压下来不报的,左右就是多投几个亿的事情,集团再困难,也不至于连几个亿都没有。”
“部队既然已经确定下来是三代机项目,做了财务报表报上去批了,钱下来了,再提交补充申请很麻烦。不是很多钱,我就自作主张由公司自筹资金先把飞机搞出来。”
才几个亿。。。。。。
八年前,李干刚刚下放到985厂的时候,当时还是副厂长的杨伟,为了每个月两百来万的工资,恨不得愁到叼毛发白。
现在呢,几个亿的资金在他看来就成了小钱。
他有这个底气,航空工业集团有这个底气。
要知道,这几个亿投进去,很有可能是报销不了的,因此程序不是这样的。
985厂卖给部队的飞机基本是没有利润的,都是国家的,就左手到右手的事。
要赚钱就只能出口,那才是部队额外的盈利。
在二十年之内,四代机是不可能出口的,换言之,杨伟预先投入的这几个亿八成是纯付出。
不过,李干一想到,当时他正在办库页岛环岛公路塌方式腐败大案,他个人的处境非常危险。
如果歼-10H追加研制预算的报告打上去,在当时那种微妙的情况下,搞不好就成对方攻讦他的理由。
你要搞的是海军第三代舰载战斗机项目,流程都走完了,突然提出改为四代机,要求追加预算,这里面是不是有点说道?
李干肯定会顶着压力批准的,他就管这审批权。
这样一来,那些人绝对会利用这件事情大做文章。
只是一瞬间,李干就想明白了杨伟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他不想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给自己添麻烦。
李干微微点了点头,拍了拍杨伟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杨伟很满足。
他做这些不是为了讨好李干,而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和李干站在一起。
政治上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
无疑,杨伟是李干坚定的铁杆盟友。
杨伟也想借这件事情告诉李干,无论发生什么,航空工业集团都会坚定地站在李干这边。
其实还有一层考量。
如果当时按照程序递交了补充申请,那么歼=10H项目的进度肯定会受到影响,搞不好会受到李干查处库页岛环岛公路案件的外溢影响。
这是李干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可见,杨伟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大局观。
李干说,“歼-10H完全具备了四代机的性能特征,你们做材料上报,我让海军派人过来,明天开始进行重新定型试飞。”
重新定型后意味着名称要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