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6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话里的警醒和提点之意,青簪当然听得出来。

而今天气略冷了,紫泉殿内的椒泥便显出好处来了,融融如春,寒凉不侵。太后在一张云纹透雕的贵妃榻上合目假寐,面前的凤炉里烧着足量的冰片,瑞香祥烟,喷云吐雾,显得此处并非椒宫兰殿,而似烟霞幻境。

太后的面容隐约在这香烟里:“来了?”

“是。”青簪绕到她身后,在贵妃榻的首端旁屈膝蹲下,为太后按揉起额边的穴道,一似在含凉殿之时。

太后哼笑了声:“你倒是乖觉。”

也许是这手法的确唤醒了几分在含凉殿相处的记忆,太后声音温柔了不少,说出的话却是石破天惊:“段家的事,哀家都知道了。”

都知道了?这个“都”字,又究竟涵盖了多少?

——是皇后不能有孕、欲以她的肚腹代之,连同他们的杀人恶行,还有她的身世,还有她对皇后的种种所为……全都知道了吗?

青簪手下的力道一个不控,太后“哎呦”了一声:“你这孩子,毛手毛脚的,都弄疼哀家了。行了,不必你伺候

了。”

太后让人看了座。青簪秉承着此时说多错多的想法,只沉默着欲听太后的下文。

太后见她温静乖巧的样子,叹声道:“不是皇后告诉哀家的,是皇帝。”

是皇帝太荒唐。

她才不得不查了查,查出了眼前这个女子和永宁侯府的旧怨。

若是早知道是这样的血海深仇,她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她成为皇帝的妃子的。

放任这样的人逐步壮大,两方岂不是要斗到非死才休,后宫便一定永无宁日了。

太后让人扶着坐起身,一面微微松活筋骨,一面问青簪:“你可知道皇后回宫之后,为何会和中了邪似的?”

青簪不免偷眼打量太后问话时的神情。

她当然知道。皇后不正是被她吓得太狠的缘故?只差临门一脚就要命丧围场,那等娇滴滴的大小姐,必定是成宿成宿的做噩梦,以至于心神恍惚罢?

太后是还不知道她用松赞震遏皇后的事?

青簪抑下心头的纷乱,低声道:“妾不知。”

太后紧盯着她一瞬,见她如此,面色好转了些:“谅你也不知。”

太后出声叫不远处那宫人:“来人,端上来。”

显然因为太后一早就有过吩咐,宫人早已准备好,所以话不必说得太明白。

青簪却在看到那碗黑糊糊的汤药时,因为一头雾水、茫然未知,难免悬起心来:“这是……?”

太后只让人把药碗径直端到她面前。

在这过程中,对她的每一丝慌乱都审视到极致。

太后更加不紧不慢道:“皇后回来之后便召见了太医,太医给她开了一剂抚神养心的补药,这药补下去,人却是越发糊涂了,也真是怪事。”

青簪愕然。

补药……?皇后之所以魂不附体,还有人在暗中操盘,并不只是被她惊吓之故?

这么一想,效命于皇后的那位朱太医是朱家的旁支,和皇后也算沾亲带故,若在常时,是绝无可能背叛皇后的。

但朱明诚如今正是危要关头,量刑轻重、皇帝对朱家日后的态度,都关系到朱家满门,如果是皇帝……如果是皇帝,他未必不能操控朱家,端上一碗能起到相反效用的毒药。

况且朱家人对皇后说不定本就心有余恨。

陛下竟然已经能为她做到这一步了吗?

他打算只留下一个镇日昏昏的、不省人事的病秧子皇后,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壳,来为她报仇雪恨?又或是,作为他不动段家的补偿?

青簪在这一刻纠乱起来,不是不惊讶、动容、……

可是不够,远远不够。段家尚存,如何告慰亡母在天之灵。

太后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正如你所想。皇后之于国朝,之于皇帝,就如同衣桁上那件华美的翟服,只需要存在就可以了,反正锁在深宫,人莫能见。”

太后哀凉地笑了一声:“哀家要说的已说尽了。喝罢,凉了药效便不好了,莫非还要哀家亲自请你喝不成?”

青簪攥在袖下的手无论如何都伸不出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