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第1页)
钱锦最近带着敖溟,几乎泡在了人间的茶楼戏馆里。
说书先生们悲欢离合的故事,成了她筛选“□□药”的宝库。敖溟则是那个最重要的“泪点测试仪”。
但凡能让敖溟那双湛蓝眼眸泛起水光、甚至需要偷偷背过身去抹眼泪的故事,钱锦立刻就会掏出小本本记下名字,课后还会认真复盘。
敖溟感觉这辈子积攒的眼泪,都快在这几天流干了。他有时甚至会红着眼眶抗议:“钱锦,我们能不能……换点喜庆的听听?比如《大闹天宫》什么的?”
钱锦则一脸“你不懂”的表情,严肃地拍拍他的肩:“敖溟同志,我们这是在为鲛人的福祉事业做调研!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坚持一下,等计划成功了,我给你买一车糖葫芦!”
敖溟:“……”他默默咽回了后面的话,认命地继续充当“人形泪腺感应器”。
不过,慢慢的,钱锦发现敖溟似乎对听书这事儿,真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从一开始的被动“受刑”,到后来竟也能品评几句“这段铺垫不足”,“那位先生醒木拍得不够响”。甚至有时候只有他们两人独处时,他还能模仿着说书先生的腔调,给钱锦来上一段《梁祝》的“楼台会”,抑扬顿挫,感情饱满,学得居然有模有样。
钱锦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鼓掌:“敖溟,你可以啊!没准以后东海龙宫不开张了,你还能去天桥底下摆个摊儿!”
敖溟俊脸微红,梗着脖子:“休得胡言!我乃东海龙三太子,岂能……岂能做那说书的行当!”只是眼底那丝被夸奖后的细微得意,却怎么藏也藏不住。
人间年关将近,处处张灯结彩,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但钱锦和敖溟并未留下过年。东海龙宫也有自己的新春庆典,敖溟作为三太子,需得在场。
离开前,两人特意去逛了集市,买了许多人间的小玩意儿。糖人、面塑、剪纸、风车、烟花爆竹……钱锦挑得仔细,每一样都想着龙宫里谁会喜欢。
给龟丞相挑了一条印着福字的大红围巾,给虾兵蟹将们也带了许多条稍微小一号的,想象着他们顶着一身甲壳围着红围巾的模样,钱锦就忍不住想笑。
当然,她也没忘记正事。专门去了一趟书店,将她精心筛选、敖溟“认证”过催泪效果极佳的话本故事,诸如《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等,打包了一大摞。
回到东海龙宫,果然又是一番不同景象。虽不似人间那般贴满红纸春联,却也装点得喜庆非凡。巨大的珊瑚树上缀满了散发着柔和光晕的彩珠,如同挂满了灯笼。水藻摇曳间,有美丽的贝女和矫健的鱼精排练着水下舞龙,穿梭往来,热闹又别具特色。
最重要的自然是那顿团圆饭。
当天,龙宫里上下下都动员起来布置。钱锦和敖溟也将带回来的礼物分发给众人。
当龟丞相慢悠悠地接过那条红围巾,缓缓道谢,并试图以同样缓慢的速度围上时,逗得钱锦前仰后合。虾兵蟹将们拿到围巾,果然如钱锦所想,挥舞着钳子、顶着虾头,笨拙又欣喜地往身上比划,显得既威武又憨态可掬。
傍晚时分,敖溟一直在外忙碌的大哥二哥也相继回来了,还带着大嫂二嫂。
敖溟的大哥沉稳英武,二哥精明儒雅,两位龙嫂也是姿容出众,气质不凡。一家人团聚,水晶宫内更是欢声笑语不断。
三兄弟凑在一处,两位哥哥自然少不了打趣最小的弟弟。
大哥敖霆揽过敖溟的肩,压低声音笑问:“老三,到什么阶段了?跟大哥说说?”二哥敖霖也凑过来,桃花眼一眯,问得更直接:“牵小手了没?父王母后可都等着听好消息呢。”
敖溟被两位兄长挤兑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大哥二哥!你们……胡说什么呢!就是……就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你天天跟着人家满三界溜达?还差点把命搭上?”敖霆挑眉。
“普通朋友你能带回来跟咱家一起过节?”敖霖补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给敖溟支招儿,什么“英雄救美”的老套路,什么“月光下现真身展现龙族魅力”的骚主意。敖溟听得满头黑线,下意识地看向不远处,正笑着帮龟丞相把围巾系成个漂亮蝴蝶结的钱锦。
敖溟发现,钱锦认真的侧脸和明亮的笑容,比龙宫里任何一颗明珠都要耀眼。敖溟看着看着,心里暗想哥哥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招数,对钱锦这个财迷加实干派,估计还不如直接送她一袋灵石来得有效。想着她可能有的反应,他不自觉地就勾起了嘴角,眼神温柔。
“完了!完了完了!”二哥敖霖立刻拍着大哥的肩膀,“你看他笑成那样!没救了!”
大哥敖霆也重重叹了口气,一副“吾家傻弟弟终于开窍但前途多舛”的表情。
好在两位嫂嫂温柔体贴,笑着过来给敖溟解了围,大嫂柔声道:“好了,你们就别逗三弟了。”二嫂则笑着招呼钱锦:“钱锦妹妹,快来,宴席要开始了,就等你们了。”
团圆宴设在一处开阔的水晶殿中,头顶是游弋的发光鱼群和静谧的深海夜空,周围是翩翩起舞的水族精灵,餐桌上摆满了龙宫特有的珍馐美味,许多都是钱锦从未见过的。
席间,自然聊起了钱锦和敖溟正在鼓捣的鲛人计划。听到不用鞭打虐待,只需用话本子的故事,就能让鲛人落泪,便能产出更珍贵的“霓泪珠”,全家人都觉得新奇又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