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818章

沈长安点头:“好,我让人备马。”

“坐我的马车吧,咱们正好说说话。”徐清盏说道。

沈长安欣然应允,让卫央在前面带路,自己和徐清盏上了马车。

他身形魁梧,上车的时候,震得马车都晃了几晃。

徐清盏打趣道:“我这车跑了几千里都没坏,可别被你压散架了。”

沈长安在他对面坐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可不,就你这小身板,拉你跟没拉东西一样,再跑几千里也坏不了。”

徐清盏也笑,随即又收了笑,正色道:“她最近怎么样了?”

“她很好。”沈长安说,“她每天都很忙碌,照顾梨月和孩子们,和梅先生一起打理佑安堂。

梅先生学识渊博,品性高洁,她心思灵巧,广结善缘,城里城外许多人家都慕名把孩子送来上学,学堂已经先后加盖了好几间屋舍,另外又招了几个先生,还是不够用。”

徐清盏点头:“这事我知道,你送回京城的信中提到过,可你们当初不是为了收容孤儿吗,怎么还正经办起了学堂,我此番前来,也是替皇上问问怎么回事?”

沈长安听他提起皇上,神情变得严肃,坐直了身子道:“一开始确实只收孤儿,另外就是城中一些合作商户家的孩子。

因着梅先生的缘故,城中其他人家也想把孩子送过来,她瞧着个别孩子天资不错,就留下来,想让梅先生提前为三皇子培养几个得用的人才。

有两个年纪大些的孩子,才跟着梅先生学了两年,就在去年的县试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轰动,前来求学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后来她就想着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不拘文的武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才能,只要培养出来,必定有他的用武之地。

哪怕将来进不了朝堂,至少对个人,对地方是有好处的,个人好了,地方好了,对朝廷自然也是好的。”

沈长安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说到底她还是觉得愧对三皇子,想尽力为三皇子铺路,让三皇子将来能省些心。”

“我懂了。”徐清盏又点了点头,语气里有欣慰,也有心疼,“西北荒凉,经济滞后,百姓不重视读书,多少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她若能把学堂好好的办起来,引起百姓对读书的重视,不只将来对三皇子有好处,便是眼下,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等我回去禀明皇上,让朝廷拨款为你们建学堂。”

“那敢情好。”沈长安说,“要是能捎带着送几个大儒过来,那就更好了。”

徐清盏笑起来:“你倒是不客气,学堂还没影儿呢,就惦记上大儒了,这山高路远的,大儒来一趟,身子骨都要颠散架了。”

“说到这个,我正要和你说,你回去后,再和皇上提提修路的事儿。”沈长安正色道,“要想富,先修路,路好走了,才会有人才愿意来。”

徐清盏又被他逗笑了:“这话稀奇,你还学会说顺口溜了。”

“不是我说的,是学堂里一个先生说的。”沈长安笑道,“那先生可有意思了,回头我为你引见。”

徐清盏还要再问,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卫央在外面唤道:“将军,掌印,咱们到了。”

徐清盏一下子激动起来,心不受控制地狂跳,脸上的紧张之情快要掩饰不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