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赵未女(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显被陛下下令抓捕入狱了。

隔日,赵氏族亲的罪状像风似的传遍了朝野上下。

赵氏借军需之名行通外之实,借外洋航线与外族走私,拿军政大事当自家买卖,简直就是在太尉眼皮子底下咬了一口。

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贵嫔前脚被宫人供出谋害皇子,后脚赵氏族亲又犯了此等大罪,赵氏一族这次在劫难逃了。

赵氏族人平日没少狐假虎威,眼见风向正好,往前被赵家欺压过的臣民也都蜂涌了出来,赵氏的罪证像雪花一般飞遍了京城的街头巷尾。

三皇子几次跪在景和帝殿外哭着求见,都被景和帝打了回去,转而被赵贵嫔托人劝过后,三皇子又从求情改为了装病,病在殿中不再往景和帝的气头上撞,只让年幼的玉瓒日日在殿中哭哭啼啼,一来二去,好不凄惨。

赵贵嫔被禁足在自己的寝殿中,过了阵不见天日的日子。

她没心思点灯,殿内昏沉沉的,脑子里反复谋算着,心里却越想越凉。

早年,吕美人仗着母家在南境一战中立下军功,五皇子又天资聪颖,便渐渐失了收敛,越发骄横,景和帝心里对她母家多有不满,明面上却也只能暂且容下,直到五皇子出事后,吕氏的气焰才被削去了半截。

后又是七皇子血痣克亲一事,话是赵家人传的,但事却是景和帝默许的,赵家所为,哪次不是顺着景和帝的意思来的。

这些年,赵家看似风光,实则不过是景和帝挑中的一把好刀,如今这把刀也钝了。

赵氏族亲贪墨,本是赵贵嫔替赵家筹谋的退路,为了帮景和帝监察朝臣,打压异己,赵家得罪了不少人,手里没点钱粮兵铁,以后要如何自保,谁曾想他们做得如此不谨慎,被人戳穿了闹大了,闹得老太尉亲自出手把证据递到了景和帝面前。

东窗事发,弃车保帅,景和帝既然能借赵氏这把刀杀人,也未必不会卸磨杀驴。

“贵嫔,你一日未进水米了,好歹喝点茶水吧。”婢女慧安奉上茶盏劝道。

赵贵嫔枯坐在榻边,直了直身子:“玉瓒是又哭了吗?”

“贵嫔是不是糊涂了,公主已被送去三皇子殿中照顾了。”

“噢,对,是陛下的旨意。”赵贵嫔端起茶盏,饮了半口,望着茶杯上的浮末,出了神,“我幼时家中贫寒,平日待客的茶叶都是集市上讨来的陈茶碎末,用油纸包得再严实,喝起来也总有股子霉气,那时候总想着,这没有霉味的茶,会是什么滋味?”

“贵嫔是贵人命格,不论出身如何,都是能享福的命。”就连贴身伺候的慧安也鲜少见主子如此颓然的模样。

“咱们的那位七殿下,生来就是中宫嫡出的皇子,多尊贵的命格,还不是被叩了个克亲的贱名。”赵贵嫔轻笑一声,心下生出几分不甘,“小小幼子,心思倒狠,害我费尽半生力气为家族挣来的权势,竟然就这样一朝败了。”

“不会的,贵嫔诞育皇子,公主也备受圣宠,陛下不会真舍得罚您的。”

“赵氏被抓死了把柄,已经是无用的刀了。”赵贵嫔嘴角一勾,露出一个酸苦的笑,“谋害皇子,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就算陛下不认,眼下朝臣们这架势,也会逼着他认的。”

赵显的事是逃不了了,赵氏一族在官路上被堵死了,自己谋害皇子的罪再被落实,那三皇子作为有罪妃嫔之子,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若还想为赵家留条后路,还想东山再起,三皇子的名声便不能有污。

赵贵嫔隔着窗纸,望向缓缓欲落的斜阳,未施粉黛的脸透出几分毫无血色的白:“真是草舍廊前燕,恨生明月志……”

她是未时所生,未时生的女儿,便被草草取了个未女的名字,不似兄弟那般有名有意,像是刻意要将她区别在外。

可这赵家一族的荣耀,偏偏是她这个最不受待见的女儿挣来的。

她入宫争宠,步步为营,从一个铁户女爬到贵嫔之位,她为兄长铺路,为家族敛权,让赵氏从一个不起眼的庶族,变成举足轻重的一方势力,她费尽心机,让儿女受尽圣宠,眼见着天家延绵不绝的富贵近在眼前……偏偏就是错了一步,满盘皆输。

半生心血好似镜花水月,真是成也圣意,败也圣意。

她默了良久,声音轻得宛如一阵叹息:“慧安,去将我与陛下初见时穿的那身罗裙找出来。”

“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