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期会(第1页)
刘睿早前便决定参加今日山尚学宫的期会,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今早被太傅高远木召去尚书台议了一会政事,待与萧文渊赶到敏学大讲堂,期会已开始多时,二人在预留的座位上落座。
此时一名立于左前方面向听众及主持,头带蓝缎帻巾的弟子的演讲已进入尾声,结束语的表达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敌我双方本已势同水火,与敌同舟共济,无疑于与狼共舞,舟如遇狂风,既要防浪更要防狼,势必将己陷入腹背受敌之险境,和与虎谋皮有何不同?故窃以为,不可与敌同舟共济。”
话虽短,但每句停顿都恰到好处,给听众留有足够而又合适的鼓掌空隙,显然是演讲经验丰富的高手,话音刚落便赢得满场掌声。
刘睿悄声问坐在身旁的弟子:“是何主题?”
弟子朝帻巾弟子扬了扬下巴道:“他方才已点出主题‘可否与敌同舟共济’。”看一眼刘睿的衣着,热心补充,“公子来晚了,只剩两名演讲者,一会便知胜负了。”
刘睿清楚演讲规则,参加演讲的弟子按顺序编号,由学监盲抽十个号,被抽中序号者,上台演讲一刻钟,演讲毕,经弟子诘难及演讲者驳难,最后以主持及学监无记名投票决出高低。
刘睿目光看向右前方的主持位置,那位身躯高大,容光焕发,鹤发童颜的老者,便是今日期会的组织者、右祭酒孙穰苴。出乎意料的是,与他并排而坐的还有另一位慈眉善目微微佝偻着身子的中年汉子,他是阴阳家代表人物、左祭酒王雄彪。
一般而言,学派组织的期会,只有本派掌门列席,两位祭酒掌门同席参与并不常见,刘睿心道:难怪今日场内气氛特别热烈。
毕竟能在两位大师面前一抒胸意展露才情,若能入他们慧眼,便有机会转投其门下成为山尚弟子。
坐在刘睿左前方的刘哲,从演讲开始便聚精会神地看得津津有味,手掌都拍红了,帻巾弟子一下场,便伸长脖子焦急地盯着专管抽签的老学监伸进签筪的干枯老手。
待老学监颤抖着展开手里打折的纸条,哑声宣布“九号上场”,周围众人忽然发出一阵惊呼:“快看,是她。”
刘哲抬头,视线落在左前方一张女子熟悉的面孔上。
从来美人不是温雅娴淑,便是娇美姿媚,这位个子高挑、身姿挺拨、五官立体的姑娘,却是八九分美貌里露出三四分英气豪放,雍容闲雅之中自有一副端严之态,浑身的御姐范令人不敢逼视。
不是孙大师的得意弟子薛姝还能是谁?
刘哲下意识地朝同席的弟子身侧躲了躲,无奈薛姝与他相向而立,再怎么躲也无法不与她照面,他只得将目光盯死在地面上。
面朝众人的薛姝亭亭玉立,目视前方,落落大方地开始演讲:“同舟共济,安危势同。”
其声清澈如珠落玉盘,开宗明义便引来一阵热烈掌声。
待掌声平息,薛姝开门见山,行云流水般抛出几个或书本或亲身经历的极有说服力的实例为据,旁征博引论证了其“可与敌同舟共济,甚至可化干戈为玉帛”的观点。
她口若悬河,但显然并不想哗众取宠,故言语之间并没有刻意停顿去暗示听众“此处该有掌声”,发言却不时被掌声打断,最后在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了演讲。
随后是咭驳难环节,咭者问题一出口,便被她驳得体无完肤。
刘哲身旁一位娃娃脸弟子嘀咕:“大可跳过此环节,有哪位弟子在兵法上能问倒这位孙大师的首席弟子?”
刘哲“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却有一位毛头小弟跳出来怯怯对薛姝发问:“若敌方为妇人,无法在同舟之中解决如厕问题,仍能同舟共济否?”
众人哄堂大笑,此类荒诞不经的问题大多为恶作剧,是咭问方自认不能难倒演讲者而挖空心思想出的昏招,意在让对方难堪或博人眼球,毛头小弟应是受师兄蛊惑被当了枪使。
如演讲者是男子,大可避开正题,随意抛出如“危难时刻,不分男女”之类的简单答案,偏偏薛姝是女子,肯定避免尴尬。
果然,刘哲抬头去看薛姝,见她欲言又止,脸上微微泛红。
听众可不给薛姝思考的时间,开始发出嘘声,更有一名焦燥弟子将帽子扔到薛姝脚下。
刘哲愕然:学宫弟子这么耿直的么?一时替薛姝着急起来,毕竟她是朵朵的便宜师傅。
却有一个略带磁性富含魅力的男子声音在他右后方响起:“那便化敌为友,敌我结为夫妻,千年修得同船渡,正好印证了可与敌同舟共济。”
众人击节大笑,薛姝的局促一扫而空,满目感激朝发出声音的方向微微颔首。
刘哲顺着她的目光扭头看向右后方,说话的是一名青年公子,面如冠玉,目如朗星,一袭质地精良的白色锦服,露着银色镂空木槿花镶边,乌黑的发髻套着精致的羊脂白玉发冠,两边垂下的淡蓝色丝质冠带在下额系着一个流花结。
刘哲心里涌起一丝异样,感觉似曾相识。
公子身旁还坐着一位螓首蛾眉、衣饰华贵的年青女子,看二人衣着打扮非是皇亲便是国戚。
刘哲摇摇头,记忆之中并无此等膏粱。
刘哲正沉思着,不防肩膀被人拍了一掌,娃娃脸弟子一脸着急道:“十六号,你,压轴演讲。”
刘哲吓得心脏漏跳了三拍,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吃瓜群众竟然被中签,他本意是只作壁上观,根本没作任何准备,便下意识地低下头想躲开。
一旁有声音催促道。
“娘们似的扭扭捏捏,怂了?”
“如此墨迹,是要预热场面么?给他些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