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0210(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更重要的是,秦国出现了第一批三层高楼,引入了蜀国的修建技巧,把地基打得极深,砖石的结构极为稳固,不但防洪防涝,还能防震。

因为这些房屋的占地面积太大,咸阳城根本装不下,索性就在咸阳东南方建了一座副城。戴璇一看,直接拍板:既然已经建城了,干脆就把科举考场也修在这里吧,也省得考生跑来跑去了。

等副城修成,嬴政专门请来扶荔和哪吒参观,并请求他们赐名。

扶荔看了一下方位,恶趣味上头,便道:“秦国科举取士,为的是天下长治久安,这座新城,就叫‘长安’吧。”

至于再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将来叫什么?

嘻嘻,管它呢。长安这么好的名字,当然谁先用就是谁的。

嬴政眼睛一亮,含在嘴里重复了几遍:“长安,长安,长治久安?真是个好名字!”

扶荔战术微笑:“政儿喜欢就好。”

嬴政感动:寡人就知道,老师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寡人!

哪吒打断了他的感动:“既然是以才取士,没道理文才是才,武才就不是呀。既然都专门为科举建了一座城了,索性就连考武举的地方也一并修出来吧。”

嬴政点了点头:“老师所言甚是。”

于是乎,原本只是想修些房子,修成了一座城,加这个又添那个,等真正建好的时候,嬴政已经出孝期了。

赵姬和郦雍正式走到了一起,扶荔带着农家的人培育出了新一代小麦的种子,亩产增加了两石。换算到现在的重量,也就是一百二十多斤。

听起来增产不多,却不要小看这一百多斤。这意味着中原之地的良种,再也不用看老天眼色了,人族可以自己培育!

而且,这个增产,可不是历史上秦朝产量的增产。

虽然中原和蜀国隔着群山,但毕竟是邻居,这些年蜀国培育出的粮种,也陆陆续续流到了中原来。

虽说蜀国的粮种培育,扶荔只是起了个头,并没有插手人族的自主研发。

但蜀中崇拜工神,投身器械和粮种研究也很受人尊敬,所以不少有志之士都会放弃做官,专心致志搞科研。

发展到如今一千年过去,蜀国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没有化肥时期能达到的巅峰,也就是明清时期,亩产高达四百到六百斤。

最好的种子蜀国肯定是严防死守,不会流出来。因而,中原地区能拿到最好的,亩产也就是三四百斤的样子。

秦国跨出这一步,就相当于追上了蜀国现有的水平。

那些农家子弟也恍然大悟:原来蜀国之所以盛产粮种,并不是上天眷顾,而是人家自己努力呀!

可蜀国也太注重技术封锁了,他们农家子弟也不是没有前去探访过,却始终没接触过核心科技。

咱们两边交流这么多年,你们真是太见外了!

嬴政非常高兴,让他们好生再种一年,准备等到明年成熟时,他带领群臣一起来收获。

“若明年产量稳定,寡人给诸位赐爵!”

秦国是耕战体系,不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还是粮食种得格外好,国家都会赐爵奖励。

因而,这句话由秦国的王说出口,就是比其余六国的王更有公信力。

当然了,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秦国爱耍诈也是出了名的。这个国家,就是这么矛盾。

至于哪吒,秦国的军队本就堪称虎狼,在战国时的职业军团里也是排前列的,他并没有什么好提升的地方。

但他这三年也不是毫无收获,当初那个内官章邯,如今已经是他的徒弟了。跟着哪吒学了三年的武艺和兵法,章邯的天赋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堪称脱胎换骨。

当初哪吒之所以建议连武举一起开,就是想给自己徒弟创造一个出头的机会。

=====

科举考试前三个月,便有大量人口陆陆续续涌入咸阳。

报名参加科考的只有三千人,但来咸阳的人数可远远不止三千,倒是让咸阳各栈人满为患,赚了个盆满钵满。

吕不韦从中看到了商机,迅速让人把今年用不着的考生住所收拾了出来,弄成了单人居和双人居两种,租赁给陪考或看热闹的人。

戴璇也紧急通过少府从全国各地调取粮食,还派出商人到山东六国购粮,避免了咸阳因人□□涨出现粮荒。

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中原第一届科举顺利开考。

文试考三场,分别是用七国文字默写自家典籍,命题写策论,还有根据秦国的旧案写判决。

默写典籍主要是为了筛掉滥竽充数和卷面不洁的,策论就是给他们机会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最后的判案,就是看看他们对秦律的熟悉度和认可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