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第16页)
只要嬴政展现出了超强的能力,蜀人也愿意低头。
嬴政点点头,把这些都记在了心里,沉吟了片刻问道:“老师,您说联姻的法子,能加快进程吗?”
君王的婚姻本就是一场政治交换,比起中原各国,显然是联姻蜀国的价值更高。
扶荔深深看了他一眼,提醒道:“蜀国女子可不像中原的淑女,哪怕男君做官的,在家也是主君。她们不会心甘情愿缩在后宫,你可要想清楚了。”
嬴政的性格太强势了,他能容忍自己的王后去分他的权柄吗?
但嬴政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心胸开阔,特别是对于才能卓著的人,他的容忍度非常高。
听了扶荔的话,他当即便道:“若是蜀国送过来的联姻人选才智高绝,政还不乐意把人困在后宫呢。
再者说,蜀中男子的地位与中原女子仿佛。肯离开蜀地嫁到中原的,本身就是能屈能伸之辈,不会不懂分寸。”
国与国之间的联姻,只要蜀国那边不全是傻子,就必然不会选一个不情不愿的送过来。
而他想要亲政,就必然得成婚,何不选一个价值更高的?
对此,扶荔不置可否,只是说:“蜀国和秦国不同,成丁与否不看身高,只看年龄。他们无论男女,十八岁才算是成年,成年之后才能谈婚论嫁。你今年才十六岁,还是等两年再说吧。”
——说不定等两年,你又改变主意了。
在秦国,只要身高达标,不管岁数多大都算是成丁。像嬴政这种天生就长得高的,九岁的时候已经成丁了。
那些天生患有侏儒症的,因为永远长不高,就不被算在人丁之内。就算是家中长子,也会被父母赶出家门自讨生活。
国家会对这些人统一管理,把他们聚集起来替国家驯养牲畜,也算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嬴政略显兴奋地点了点头:“老师所言甚是。等咱们的探子在蜀国扎了跟,再谈联姻的事也不迟。对了……”
他又想起一件事:“也不知道监正对戴卿和郑卿说了什么,竟然让她们转变了想法,彻底放弃蜀国,要全力为秦国效忠了。”
像出身楚国的昌平君,哪怕也在为秦国效力,却始终心念楚国。若是秦楚之间有战争,嬴政是不放心让昌平君参与的。
没见到戴渠之前,戴璇、郑措二人明显也是如此,可三人密谈之后,嬴政立刻就察觉到两人的态度变了。
原本他只是试一试,不想戴渠真的改变了她们的想法。
“老师,政记得您也和戴渠密谈过,能猜到他们三个说了什么吗?”
扶荔点了点头,说:“能猜到,但不能告诉你。”
嬴政笑容一滞:“……好吧,政不问就是了。”说得委屈巴巴。
扶荔好笑地看了他一眼,干脆转移的话题:“那两个蜀国勇士,很可能有点问题,你莫要将二人安排做禁卫,最好别给他们接触你的机会。”
见她说得严肃,嬴政心中一凛:“老师放心,政会注意的。”
第209章把悟空叫过来
夫妻二人离开了王宫,就又赶到了新建的长安城。今日是武举的最后一天,章邯考完之后,就能直接跟他们回咸阳。
至于看榜,也不必他亲自去看,只要他能考中,虽然有人来献殷勤。
戴璇已经提前和扶荔透露过了,这次秦国的科举要弄得声势浩大。因而,考试流程和科目虽然因地制宜,但考中之后的待遇,却准备照搬蜀中。
官府已经准备好了人手,每个人都发了新衣裳,还有一条红绸子,并锣鼓等响器。
等到放榜那日,这些人就换上新衣,系上鲜红的绸子,打扮得鲜艳夺目,吹吹打打地分批行动,找到考中之人的住所,给当事人报喜。
动静弄得越大越好,得给考生们一种错觉:他们不是过了一门考试,而是立了开疆拓土之功!
这种既出风头又出名的机会,没有人会不喜欢。今年没考中的,下次有机会一定
会再考;今年没来的,听说了之后一定会找机会来。
反正为了这次考试,大把的资源已经搭出去了,自然得利益最大化。
吕不韦都忍不住表示:“佩服,佩服,不韦甘拜下风!”
戴璇摆手道:“这本来也不是我的想法,更不是某个人的想法,而是蜀国施行科举之间逐渐演化出来的。咱们不过是占了晚行的便宜,拿来就用而已。”
吕不韦心中疑惑:为何我当年考试时,考中的那些没这种待遇呢?
这种黑历史,他当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换了个问法:“听说蜀中考试一共分三级,分别是: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每次考中之后,都有这种待遇吗?”
“那当然不是了。”戴璇笑道,“国家的资源要合理利用,不能滥用。若只考中秀才,官府只是每个月都发补贴;考中举人的,民间会有脑子活泛的人,自发到考生家里去报喜,赚些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