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10220(第1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但有附和的,自然就有反对的。

反对的人认为:秦国百姓辛劳耕作,更是推出家中壮丁杀敌立功,个个都对秦国有功。那些韩人新来,又是战败国民,凭什么与原本的秦人享有平等待遇?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嬴政端坐上首,一直没有开口,任他们双方争吵,以便他看清每个人的态度。

对于戴璇所言,嬴政自然是认同的。他的目标从来都是一统天下,而不仅仅是让秦国做一个像“春秋五霸”那样的霸主。

可他不明白的是,一向最会懂语言艺术的戴璇,今天怎么这么冲,说话这么直接?

按照她以往的风格,会先委婉抛出问题,再引导群臣推理出她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众人也明白了她的苦心。

因此,只要她想推行的政策,很少有不通过的。

嬴政在上首观察群臣,郑措也在下面观察他的神色。

等众人吵的差不多了,嬴政微微皱了皱眉,担任廷尉的郑措立刻出声喝止:“肃静!金殿之上,不得喧哗!”

争论声戛然而止,众人一起向大王告罪。

“诸位免礼。”嬴政正色道,“寡人知晓,诸位都是一心为我大秦,只是想法不同。寡人在这里告诉诸位:我秦国要的从来不是称霸一时,而是整个天下都变成大秦的国土。

日后无论是韩人、赵人、燕人、魏人,最终都会变成秦人!诸位可以想想,若是此时对旧韩之地的新秦人区别对待,又怎能收拢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对付其余五国呢?”

他这话表达了自己的野心,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纵然心有不服的,此时也不敢再说什么。

戴璇趁机道:“大王,璇愿为大王治理旧韩之地!”

嬴政愕然:“右相这是何意?朝堂之上可离不开右相呀。”

这倒也不是客气话,戴璇实在是懂分寸,也实在是太会办事,让嬴政用得非常顺手。

可她却坚持要离开中央,去治理韩地。

在她看来,嬴政的才能和魄力,都足以撑起整个朝堂,王后郑嘉也不容小觑。

她这个先王的托孤大臣,也该适时离开中央几年,方便王与后建立属于自己的权威。

见她心意已决,嬴政也不再挽留,当即便封她颍川太守,总领上党、颍川、三川等新收之地。

戴璇进入韩地之后,因她本是蜀人,韩地之民对她没那么抵触。

她又大肆宣扬自己秦国右相的身份,告诉韩地百姓:大王非常重视你们,怕别人在韩地乱来,特意把我这个丞相安排了过来,带领韩地百姓安居乐业。

最重要的是,她不只是嘴上说说,入韩之后就走访各方,召见长者,与百姓攀谈,了解三郡各地的民生与风俗。

原本韩地盛产精铁,“劲韩”之名闻名天下。

可韩地的铁矿,经过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接连开采,早就见底了。

许多依靠铁矿生存的人就失去了生计,土地又是贵族的,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候交通不便利,出行又要经过层层关卡,底层百姓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走出自己出生的村子。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只能相信贵人们的宣传。

而韩国的贵族,怎么可能会说秦国的好话?

在韩国百姓心目中,秦国就是吃人的虎狼。听说秦国灭了韩国之后,把大王和所有的贵人们都抓走了,不免更加惶恐,这些惶恐也化成了抵触。

戴璇之所以亲自下基层,直接和百姓们接触,就是让他们看看:秦国的官员也是两只胳膊两条腿,一个脑袋上只生一副五官,绝非韩国贵族们描述的妖魔鬼怪。

刚开始她和百姓说话,对方都是诚惶诚恐,生怕一个字说错了就是一顿鞭挞。

但见她容貌秀美,态度和气,跟着的护卫虽然严肃,却也没对他们这些黔首露出凶恶之色,慢慢就放心了。

在双方攀谈之间,戴璇知道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面临的困难,也有意让他们知道,秦国的普通百姓,是能靠着杀敌和种地立功,变成贵族的。

“如今你们也是秦国百姓,只要好好种地,或是家中青壮参军立了功,一样能做贵族。”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三郡百姓都惊呆了:这就是虎狼之秦?原来虎狼对他们这些草芥般的人这么好吗?

如果秦国是虎狼,那韩国的贵族们,真是比虎狼更可怕!

第218章六国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