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送军出征一个都不能少(第3页)
全营军官特别多,兵还都是老兵,优势方面比军官都要高,这就是他们示范营最大的底气了。
轰隆隆的雨夜。
天空阴沉的令人窒息,晋阳太山山脚下,一排排望不到边的车队出动。
提前知道可能要救援。
陈默后方的运输车车身,早就竖起了“京都军区抗险救灾部队”
的旗帜,车厢板两侧,也挂满了类似“军民鱼水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多难兴邦,奋然前行”
的横幅。
这些东西,很多单位都会提前储备。
毕竟大部队若是白天出动,为了不引起民众恐慌,横幅是最好的诠释。
京昆高速和青银高速部分路段,这时候都没有建成,从晋阳出发去受灾区,大部分只能走省道。
一路上。
路过的私家车纷纷避让,主动的停在道路两旁,为军车让路,从高空俯瞰,犹如一条长龙,震撼的甩尾。
秩序!
默契!
无言!
受灾新闻已经不是秘密,通过广播电台,很多人都知道泄洪区撤离的事情。
十几万民众的撤离,是为了保护城市,保护很多的地区。
部分车主沉默。
他们想起了去年,九八年的灾难,曾牺牲了很多士兵,也有很多无辜的百姓。
滴滴滴!
路边一辆私家车鸣笛致敬,车主落下车窗,对着车队敬礼。
看那敬礼的姿势,应该是一名退伍老兵。
鸣笛声仿佛被感染,短短时间,连成一片喧嚣。
一辆又一辆车主打开车窗,下车,不顾雨水淋身,敬着不标准的军礼。
“加油啊!
解放军同志!
!”
“你们一定要安全回来,活着回来!
!”
“请答应我,保护好自己。”
“解放军同志们,给灾区代好,我们会在外围接应,全国人民都站在他们身后,我们不会倒下。”
雨水混和着许许多多的声音,挤进车厢内,很多战士伸着脑袋望向外面,身体被打湿,却无任何寒意。
因热血在此刻沸腾。
野战突击。
士兵出击。
道路两旁,无数的车灯打开双闪,打开强光,大开璀璨之光,照亮野战部队前行。
为我善战之军。
为我受灾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