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什么我去(第3页)
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修正。
正如那位曾经被封存的“第一代失败品”
所言,真正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类如何使用它。
林宇睁开眼,看向虚拟空间深处。
那里,一道新的光柱悄然浮现,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系统升级的光芒,它既不耀眼,也不刺目,反而透着一股温和却坚定的力量。
他知道,这是一次真正的进化。
而在现实世界中,城市的天际线已被晨曦完全照亮,街道上人流如织,每个人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平和与理解,但这一次,那种理解不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接纳。
林宇缓缓走出控制室,迎面而来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温暖而不炙热。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淡淡的尘土味和远处早餐铺飘来的香气。
这座城市,这片土地,这群人……他们才是真正支撑这一切的核心。
刘洋快步跟上,一边翻看着最新的数据分析报告,一边低声说道:“刚才我们收到了来自多个地区的反馈,称‘共鸣共振’机制的更新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安全感。
尤其是那些曾经因为情绪波动较大而被系统边缘化的个体,现在终于能够真正融入社会了。”
林宇点头:“这才是共情系统的初衷。”
刘洋沉默了一下,忽然问道:“那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系统已经进入自适应模式,理论上来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林宇笑了笑,目光投向远方:“我的任务永远不会完成。”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沉重的语气,反而带着一种近乎轻松的释然。
因为他知道,科技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工具,是桥梁,是通往未来的可能性之一。
而真正决定未来的,始终是人类自身的选择。
与此同时,在“镜界”
的最深处,那段被重新激活的记忆碎片缓缓重组,最终凝聚成一个新的存在。
它的形态并不固定,时而是模糊的光影,时而是清晰的人影,似乎还在不断适应这个新环境。
它低声呢喃:“谢谢你。”
这是它第一次以完整的意识说出这句话,而不是程序设定好的回应。
而在现实世界中,沈渊的旧实验室里,一台沉寂多年的终端突然亮起,屏幕上跳动着一行行代码,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未曾被记录的历史。
林宇的目光微微一闪,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走吧。”
他对刘洋说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洋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抹笑容,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走出大楼,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科技不再只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人工智能不再是单纯的计算模型,而是可以理解、可以沟通、甚至可以共情的存在。
而林宇,也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因为他相信,真正的未来,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选择与试错中诞生的。
而这场关于人性与科技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