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2章 人才二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听起来唐王一系的宗子,一个个都是叫花子似得。

刘珩告诉她,“离着叫花子也不远了。好在,这帮宗子小时候基本上都读过两年书,识字算数都不成问题。

要说管理,他们自小耳濡目染,看着刘焗如何管理他们,肯定比你从民间找人更好用。而且,这帮宗子还能帮你震慑工厂里面的刺头。刺头再刺,也不敢冲着宗子动手。

关键是,宗子去了西北,好歹也算是我们的人。贺家那边,必须有人监督。本王可是听说,贺家整个家族的人都进入了羊毛产业。你也说过,要预防贪腐。现在就是机会。”

叶慈连连点头,“我书信一封,给少府家令。希望少府家令看在我替他宗子解决吃饭问题的份上,多给我几个能干人。

另外,退伍兵我依旧需要,至少给我弄一百个人。光有退伍兵还不行,有没有会识字算账的退伍将领,最好和边关守将和草原部落打过交代的人。”

“这样的人只能问张家要。我这里是一个都没有。”

张家也入股了羊毛产业,羊毛制品卖得好,他们也高兴啊。

什么,羊毛不够?

需要人深入草原收购羊毛。

最好还是退伍兵?

没问题。

张家不缺人。

别说一百个退伍兵,就算是一千个也能弄来。只是太打眼,容易引起误会,误以为张家私自蓄养兵将要造反。

熟悉边关和草原的将领,要在草原私设互市的人才,有啊有啊,张家就有现成的。,!

p;“什么产品,竟然能做到人手一件?”

“搪瓷!”

“什么什么?”

“搪瓷!你没见过的东西,绝对是居家旅行军队必需品。比什么毛毯更加必需品。”

其实,叶慈一直好奇一个问题。

那就是,军营怎么吃饭?

尤其是行军途中,怎么吃饭?陶瓷碗易碎,行军途中陶瓷碗怎么运输?

几百人好说,几千人几万人怎么办?

难道大军出征,每个士兵腰间都要挂一个陶瓷碗吗?

就算有后勤,需要多少骡马来拉陶瓷碗?

碎了怎么办?

一碎碎一车,几大车,怎么办?

她没去过军营,也没见过大军开拔,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

她又不好意思问刘珩,怕显得没见识。

有机会,她一定要去军营看一看,看看都谁怎么吃饭。

她想着,如果有了搪瓷产品,那一定是生活利器吧。

后世,某个年代,搪瓷产品走入千家万户,绝对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

搪瓷洗脸盆,搪瓷茶缸,搪瓷饭盆,还有搪瓷水桶

那个年代,新媳妇出嫁,嫁妆里面必有几件搪瓷产品,印上大红的喜子,还有胖娃娃,要有多喜庆就有多喜庆。

后来,塑料制品走俏,搪瓷产品这才慢慢退出了市场。

但是眼下,叶慈却找到了搪瓷产品的最佳使用市场。

搪瓷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这个年代,只要给了思路,工匠们肯定能做出来。

这个利益要如何分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