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页)
各种古籍卷帙浩繁,许多还是孤本残本,可都杂乱无章地放在书架上,没有编号也没有索引,他不觉摇了摇头。
“何故摇头?”
“分类不明,难于查找。虽储书量大,但管理不善,难免明珠蒙尘,甚至破落遗失。”
他学术生涯都是和古籍打交道,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没想到翰林院的古籍管理如此落后,连最基本的分类都没有。
说完觉得不对,转头见那孙掌院正狐疑地盯着他。
秦时行又说:“编修们查找起来费时费力,要是能统筹分类并制作索引,能省不少精力。”
说到他的专业,难免多说了两句,正想离开,那孙掌院却叫住了他:“奸……王爷,还请不吝赐教。”
刚才那番话正中他的心病。
翰林院文书卷牍浩繁,若是能好好利用起来,必定益处颇多。
但问题也在这里,需要查阅资料时,只能挨个书架去翻,能不能找到不说,光是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
秦时行挑眉看他,饶有兴致。
这老头子真是能屈能伸,倒真是个单纯的实干派。
孙掌院不顾老脸发烫,又叫来几个主事和编修,是要一起听的意思。
对方摆出姿态,秦时行自然得饶人处且饶人,从古籍的四分法讲起,结合了些现代图书馆的书籍管理技巧,又简单讲了下古籍的保存。
孙掌院眼睛越来越亮,这些法子若能利用起来,将大大地提升效率。
这时,小福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哎哟,奴才好找,王爷在这里!皇上请王爷去御书房。”
孙掌院把秦时行送到门口,说道:“王爷学识渊博,下官佩服。不过希望王爷以大局为重,不要再阻拦立后一事。”
秦时行似笑非笑:“大人坦诚,本王也无所谓交浅言深——皇上年纪虽轻,但已初显决断,做臣子的,要懂为臣的本分,不要总想着揣度皇上的心思。”
说完这话便拂袖而去,留孙掌院一个人在原地,满身冷汗。
-
在翰林院说得口干舌燥,连茶都没讨到一口。
到了御书房,早有太监泡了好茶,秦时行饮完一盏,叹道:“皇上最好了。”
“一盏茶就把王爷收买了?”周唯谨亲自拎起水壶,给他斟满。
秦时行笑道:“皇上说得对,之前答应了皇上的事,确实食言了。好在今日得以挽回。”
提起今早的事周唯谨就生气,坐回去冷冷地说:“一群老头子,欺负朕年轻,硬要把女儿孙女往朕的后宫塞,上赶着做朕的岳丈和祖父。”
“皇上消消气。”秦时行走到他身后,给他捏肩,“犯不着为他们生气。”
“哼,那高尚书自己的儿子,三十的老光棍了不催着娶妻,反倒来催朕!还有那王主事,家里女儿都三十了,还想塞给朕当老婆!他们是不是以为朕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