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敌人(第3页)
赵佶缓缓抬眼,看向岳飞:“爱卿,朕知你忠心耿耿。但你也该明白,朝廷内部的压力不小。耶律延禧毕竟出身辽国,终究不是汉人,朕不得不防。”
岳飞急道:“陛下,燕王虽出身辽国,却一心为宋,多次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若因猜忌而弃良将,岂非自毁长城?”
赵佶叹息一声:“朕自有考量。你且退下吧。”
岳飞咬牙,重重叩首:“臣恳请陛下三思!”
赵佶挥了挥手:“退下。”
岳飞无奈,只得起身离去。
殿外,寒风凛冽,雪花飘落。
岳飞抬头望天,眼中尽是忧虑:“耶律兄,希望你来得及回来……”
……
而此刻,耶律延禧已决定亲自前往汴京,面见赵佶。
他站在大同关城头,对高烈道:“你继续坚守此地,切勿轻易出战。待我归来,再与你共抗女真。”
高烈抱拳应命:“末将领命。”
耶律延禧翻身上马,带着百余名亲卫,冒雪启程,奔赴汴京。
风雪之中,他的身影渐行渐远,仿佛一道孤傲的剪影,消失在天地之间。
而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战争的阴影仍在蔓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真正进入最激烈的篇章。
耶律延禧率百骑日夜兼程,风雪无阻,七日后抵达汴京城外。他未通报身份,仅命人递上亲笔书信一封,请求面圣。
城门守将得报后不敢怠慢,立刻禀告赵佶。皇宫之中,赵佶看完书信,神色复杂,最终沉声道:“宣。”
于是,耶律延禧身披战甲,踏入皇宫,直面天子。
大殿之上,群臣列立,气氛凝重。耶律延禧单膝跪地,抱拳道:“臣耶律延禧,叩见陛下。”
赵佶目光深沉,缓缓开口:“燕王远道而来,想必一路辛苦。”
耶律延禧抬头,直视赵佶:“陛下,边疆战事紧急,女真大军压境,高烈将军死守大同关,形势危急。臣此来,只为求陛下速发禁军增援,否则中原危矣!”
赵佶沉默片刻,轻叹一声:“燕王忠心可嘉,然朝中亦有顾虑……你虽屡建奇功,但终究非我汉人血脉,若久掌兵权,恐生变故。”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岳飞怒目而视,欲上前争辩,却被蔡京拦住。
耶律延禧却依旧跪地不动,语气坚定:“陛下,臣自投宋以来,未曾有一日存异心。每战皆身先士卒,血染战袍,所为者,不过保家卫国。今日国家危难,臣愿以性命担保,绝无二心!”
赵佶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很快又恢复平静:“燕王之忠,朕自然知晓。只是人心易变,不得不防。”
耶律延禧沉声道:“陛下若疑臣,可赐臣一死。然若误了战机,女真南下,社稷倾覆,臣纵死亦难瞑目!”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屏息。
赵佶长叹一声:“罢了……朕允你调兵之权,禁军三日内启程北上,由你亲自统帅。”
耶律延禧重重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必不负所托!”
退朝之后,岳飞快步追上耶律延禧,低声道:“耶律兄,刚才多亏你据理力争,否则禁军恐怕难以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