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萧放不答,只是肃色、郑重地再次对人道:“不许想。谁都可以怨朕恨朕,唯独卿卿不可以。”

青簪被埋裹在他的裘衣里,下半张脸都被蓬勃的领毛挡住,一时没看见人的神情,就只有闷闷的笑音传出来:“那得看陛下表现。”

“答应朕。”

皇帝分外的严肃,严肃到听者本能地觉出点不同寻常的意味来。

第72章

在萧放曾经的认知里,承诺其实是无力的东西,时移世易,再重诺的人,也许都会迫不得已悔叛曾许下的誓约。毕竟就连帝王之尊,睥睨万物,都有身不由己之时。

然而今时今地,他却在与她一齐入殿的一瞬,攫住了想要从他的氅衣底下溜出去的女子的瘦腕,只为索求一个虚无缥缈的答案。

青簪本要往里走,见两人僵持在门边了,只能回答道:“眼下来看,妾是没机会怨憎陛下了。来日嘛……”

以往都是皇帝吊人胃口,今日竟也地位相易,青簪朝人高深地笑了一下。本不想把话说尽,可挣动了下,皇帝还是没有放人的意思。

两人就这般生生把门堵住了,在殿内殿外劳动奔走的小丫头都进不来,只敢远远看着这一幕,无不是窃窃在笑。青簪拗不过人,终于点了头。

宫女边笑边拿竿子挂上了新剔亮的金红纱灯,越是年杪越是要用喜庆的制式,才好显得不那么萧瑟冷落。

皇帝于愿已足地陪人进了内殿,青簪那日说腿肿虽是为了和杨婕妤拉近关系,方便宽慰她一些,但今日外出了一遭,回来时却是当真有些酸肿,便躺在窗下的一张便榻上,让蝉衣给她松活筋肉。

青簪感叹道:“拢共也没走几步路,竟是气都喘不匀了。”

蝉衣终于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撸起袖子便给人揉按:“再用温水泡会儿脚,明日兴许就好了,奴婢当年怀着女儿的时候,还没娘娘强健呢。”

青簪很是惊讶:“你竟生养过?”

这宫里选聘宫女也是有严苛要求的,家世需得清白,年纪不能太大,还不能是已婚妇人,除非是走特殊的道儿进来的。

不过想到蝉衣是皇帝安排过来的人,当然不会是泛泛之辈,想来是有自己的门道的。

皇帝坐在正对面的架子床下看书,这么一听也觉惊奇。

这医女是他从前还是太子时府上的宫人,因救治松赞有功被他恩准衣锦归家,听说没多久就配了人家,这两年才又重新入宫来的。

以前就是个锯了嘴的闷葫芦,他正是看重她闷头做事的品行,才让她进了乘鸾宫。如今倒是也健谈了。

蝉衣手下自管忙活:“何止,奴婢还和离过呢。”

怪不得头一回见时便觉人身上有股子熟韵!但两方和离女子总是更吃亏的一方,因而只消不是什么迈不过的山海大关,多数女子也便得过且过地熬下去了。青簪不禁问:“可是你过去的夫君待你不好?还是他德行有亏?”

蝉衣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只从头说道:“他是个读书人,家里本是庄稼户。我原也是带着不少家底嫁与他的,倒不嫌他家贫,可有一年收成不好,偏那年我女儿病了,家里的钱又全供他读书了,我就自个儿去山上采药给女儿治病,想着怎么也能救好的……没成想等我回来……”

嫁了人,竟连自己银钱也不由自己使了,否则何至于耽误了救治?青簪道:“这家人必都是黑心肝的。”

蝉衣心痛道:“她还那样的小。他们一口咬定她就是病死的,可我知道一定不是,囡囡明明答应过我的,要等我回来给她熬豆粥喝,做黄糖饼吃……婆母本就不满意我生了个女儿!”

“从前我与他感情也算深笃,但女儿这一走,我实在没法子再和他过下去。我们那儿地方小,和离了要被戳脊梁骨的,倒不如进宫来,为自己和双亲谋个前程。”

说到最后,蝉衣恢复了平静:“这些话说出来倒是舒服多了,这么多年也没个倾诉的人。”

青簪不知怎么安慰人,只道:“这样指望不上的男人舍了也就舍了,和离是好事,往后你就安心在乘鸾宫里留下,谁也不会说你的闲话。至于你女儿……也许下回她还愿意投胎做你的孩子。”

蝉衣微微笑道:“承蒙主子吉言了。”

起初青簪自然还为蝉衣伤怀了一阵,后来听人说起了母女间的一些趣事,心中向往,又极受用她的按摩功夫,竟然就此睡了过去,都忘记了告诫皇帝不准对她动手动脚……回回不上不下的,弄得她也难受!

待蝉衣将退出去时,本欲对皇帝见礼,皇帝却对她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隔断的帘子撩起复落下,皇帝移步坐在了软塌的边沿,在温柔的灯火下,静望着女子安静恬和的睡颜,珍重小心地将手覆在了她搭着条毯子的腹丘,这里正有一团小小的力量,将她与他紧密相连,从此,至死无休。

*

小公主的生辰是十一月十八,惠妃将小公主接去她的蕊珠宫的这日则是十一月廿八,算下来,小公主在母亲身边一共也就留了十日而已。

期间因着杨婕妤不能下榻操持,为新生儿祛灾求福的洗三宴也是简办的。

杨婕妤虽仍病得无法主事,杨夫人却也不能真地老天荒地在宫里下去,杨府的庶务还要她打理,女儿固是心头肉,但一大家子人总不能为一人彻底撂下了。

惠妃过来的时候,杨夫人痛下决断:“就趁她没醒抱走吧!倒也省下些泪……”

后半句却是轻声说的,不敢真教人听见。

她随后亲自护送着小公主过去了蕊珠宫,在惠妃那里说了许久的话,回来时去朝云殿见了明昭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