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第16页)
可随着嬴政一天天长大,这种平衡早晚被打破,赵姬迟早会被嬴政彻底压制下去。
等到夜深人静,两人服侍赵姬入睡之后,在同一个房间、并排的两张床上商议日后的章程。
——究竟是教导扶持赵姬,趁嬴政尚未成长起来,先把他压下去呢?还是暗中转投嬴政,并潜移默化地约束赵姬,让她别给嬴政添麻烦呢?
戴璇道:“秦国的现任国君已极为苍老,要是再能活,肉体凡胎也活不了几年了。而秦国太子嬴柱,也就是公子政的祖父,据传体弱多病。”
郑措补充:“太子嬴柱已经立了世子,正是公子政的生身之父——嬴子楚。公孙子楚归国之后,生母夏姬便将同族侄女送到了子楚身边,说不定已经有了身孕。”
中原诸国与蜀国正好相反,王位只由男子继承,这本是赵姬母子的优势。
毕竟,公子政是公孙子楚的长子。
可若是夏姬有孕,并生下公子,公孙子楚看在生母夏姬的面上,很可能立夏夫人为正室。
如此一来,夏夫人之子便成了嫡子,赵姬母子的优势荡然无存。
可秦国那边,她们鞭长莫及,只能从赵姬母子入手,让两人都变得更加优秀,优秀到一旦返回秦国,公孙子楚就无法忽略的地步。
两人又想到今日接触过的赵姬,几乎同时叹了口气,只觉得任重而道远。
所以,还是别想着从他们母子之间选择效忠对象了,先帮赵姬提升才是关键呀!
第198章嬴政归秦
比起扶荔的直接灌输知识,戴璇和郑措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赵姬更管用。
主要是扶荔高高在上太久了,无论是面对嬴政还是面对赵姬,她所有的谦逊都带着“折节下交”的意味。
她自己是习惯了,所以感觉不到,她是纯粹把自己当成老师。嬴政和赵姬母子也还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权力,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奈何赵姬是个学渣,对老师的严厉教导,下意识就会惧怕甚至排斥。
有了扶荔做参照物,戴璇和郑措“以臣奉君”的态度,就让赵姬觉得非常舒服,也更乐意听她们两个说话,愿意和她们说心里话。
两人很快就摸透了赵姬的脉门,知道她最在乎的就是荣华富贵。而她荣华富贵的根源,就是丈夫子楚的在意。
心有诉求者,最怕对方无欲则刚。既然知道了赵姬的欲望所在,两人引导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效果自然显著。
前后不过一个月,扶荔和哪吒就明显感觉到,赵姬再面对时,态度就真诚多了,也没有了那种外强中干的拿腔捏调。
内心的充实驱散了赵姬的自卑,她已经把戴璇和郑措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并私底下承诺她们:有朝一日我们母子回到了秦国,对你二人必有厚报。
两人求的就是这个,自然不会矫情,大大方方拜谢了赵姬。
这样坦荡的态度,也让赵姬对她们好感更甚。
如此过了一年,嬴政的基础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扶荔便提出带他去游学。
通过戴璇和郑措的引导,赵姬知道什么才是对他们母子更好的,当然不会拒绝这个提议。
于是,扶荔夫妻便带着嬴政离开了山谷,从赵国开始游历天下,着重观察了秦国百姓的生活。
数年后,秦王嬴稷亡故,秦国举国同哀,山东六国则欢呼雀跃。整个中原天下都因老秦王的薨逝躁动不安,在楚国游历的三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扶荔可是知道的,嬴稷死后没多久,其子孝文王嬴柱只在位三日便亡故。其孙楚坐上秦王之位后,就会和赵国交涉,接回赵姬和嬴政母子。
她并不准备改变这段历史,当即便决定带嬴政返回邯郸城外的山谷。
等到子楚派人来迎接他们母子时,就暗中与对方联络,最大限度地保证嬴政的安全。
对她的决定,哪吒和嬴政自然不会有意见。
三人走到半路,就又收到消息:秦国新任国君又薨了!
嬴政脸色大变,忍不住询问扶荔:“老师,一国之君接连薨逝,莫非是天不佑我秦国?”
“你怎么会这样想?”扶荔似笑非笑地说,“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秦国将出圣君,总要祭献一两个国君来平衡天意。”
“一两个?”嬴政掰着手指头算道,“昭襄王寿长,自然不在祭献之列。那就是孝文王和……”
他的脸色又变了。
因为嬴柱死后,新上位的秦王,就是他父亲嬴子楚。
虽然子楚将他们母子抛在了赵国,这毕竟是生身之父,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