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州城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北方,终于飘起了细密的雪花,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要早,要冷,冻得人瑟瑟发抖,腹中饥寒的人,只能本能地木然地站着,或寻找一处比较温暖的地方,把身子蜷起来,勉强地支撑着。

谁也不知道,今天的眼皮一合上,明天的太阳还能不能看得到!

每一年的冬天都要死不少的人,今年犹甚,因为今年流民受女真与契丹的兵灾,大量的流民背井离乡,带着不多的粮食逃入关内,只要粮食一吃完,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流民们知道,在契丹人眼。。。。。。

赤水河谷之战后,宋军在耶律延禧的统率下迅速稳定了局势。三日休整期间,各部将领皆不敢懈怠,抓紧时间修整器械、安抚士卒,并对战死将士进行妥善安葬。耶律延禧亲自巡视营地,慰劳伤员,鼓舞士气,使得全军上下士气高昂。

第三日黄昏,斥候带回最新情报:西夏主将李乾顺退守至三十里外的黑风岭,正调集残兵败将,意图重整旗鼓,同时向西夏王廷求援,请求增派援军。而据另一路探子回报,女真方面亦有异动,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大同关外,似乎有意趁火打劫。

耶律延禧闻讯后眉头紧锁,召集诸将再次议事。

“敌军虽败,但根基未毁。”他沉声道,“李乾顺退守黑风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若我军贸然进击,恐遭伏击。”

岳飞拱手道:“燕王所言极是。末将以为,不如先稳扎赤水河谷,派遣精锐小队深入敌境,扰其补给线,使其粮草不济,再伺机而动。”

高烈却摇头道:“将军此策虽稳妥,然敌军若得援军,则形势逆转。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一鼓作气,直捣黄龙!”

王德也开口道:“高将军之言有理,但我军连番作战,士卒疲惫,若强攻不利,反为敌所乘。”

众人议论纷纷,耶律延禧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开口:“岳将军所言,乃是上策。不过,我们还需一个诱饵,让敌军误判我军意图。”

他转身取出地图,指向一处名为“鹰嘴崖”的地方:“此处地势高耸,视野开阔,若我军派出一支轻骑在此布防,虚张声势,使敌军误以为我主力将由此进攻,便可牵制其兵力。”

岳飞点头:“属下愿领此任。”

耶律延禧颔首:“好。你带一千骑兵驻守鹰嘴崖,日夜操练,制造大军压境之势。待敌军分兵来攻,我与高烈便率主力绕行南侧山谷,直扑黑风岭。”

部署既定,次日清晨,岳飞便率军出发,前往鹰嘴崖。该地果然地势险峻,山势陡峭,唯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供通行。岳飞命人于山巅设营,每日操练兵马,擂鼓鸣金,故意让敌军察觉。

与此同时,耶律延禧与高烈则率领三千主力悄然南下,避开敌军哨岗,穿越密林峡谷,昼夜兼程,直扑黑风岭。

数日后,岳飞所部果然引来敌军注意。李乾顺误判宋军主力将从鹰嘴崖方向进攻,遂亲率八千兵马前来迎战。

战斗在第七日清晨打响。西夏军队仰攻鹰嘴崖,山路狭窄,难以展开兵力,反而被岳飞以弓箭、滚石不断压制,伤亡惨重。

李乾顺见久攻不下,正欲撤军回援黑风岭,却接到急报??宋军主力已突破南侧防线,正向黑风岭挺进!

他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回师救援,然而此时,耶律延禧与高烈已率军逼近黑风岭外围。

黑风岭地势复杂,多为丘陵沟壑,林木繁茂,极为适合伏击。耶律延禧审时度势,决定分兵三路,由高烈率一千五百人正面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自己则率一千人埋伏于东侧密林之中,准备突袭;另遣五百精骑绕行北侧山谷,断敌退路。

当日下午,战斗正式打响。高烈率军猛攻敌军前哨,杀声震天,箭矢如雨。西夏守军仓促应战,阵型混乱,节节败退。

正当敌军准备调兵增援之时,耶律延禧突然率军自东侧林中杀出,如雷霆万钧,直冲敌军中军帐。

李乾顺正在帐中指挥调度,忽听杀声震天,抬头望去,只见敌军铁骑如潮水般涌入,顿时大惊失色,连忙组织抵抗,但为时已晚。

战场陷入混战之中,西夏军队在突如其来的夹击之下彻底崩溃,士兵四散奔逃,将领无心恋战。

耶律延禧身披重甲,手持长刀,亲自带队冲锋,一路斩杀敌将三人,直逼李乾顺所在的帅帐。

李乾顺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亲卫数百人仓皇突围,向西北方向逃窜。

此役,宋军大获全胜,歼敌五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缴获大量兵器粮草,彻底摧毁了西夏在赤水河谷一带的军事力量。

夜幕降临,战场上火光点点,尸横遍野。耶律延禧立于山坡之上,望着远方,神色凝重。

“此战虽胜,但女真尚未动手。”他低声喃喃,“真正的风暴,恐怕才刚刚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