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部队(第2页)
两军再度展开激战,刀光剑影交错,血流成河。耶律延禧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冲锋,所向披靡。
高烈见状,亦率军出击,夹击女真军队。
女真军队腹背受敌,阵脚大乱,最终被迫撤退。
夜幕降临,战场上火光点点,硝烟弥漫。
耶律延禧与高烈并肩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远方。
“此战虽胜,但女真不会善罢甘休。”耶律延禧低声说道,“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刻。”
高烈点头:“无论前方有多艰难,末将都誓死追随燕王!”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疾驰而来,满脸焦急:“燕王,不好了!兰州方向急报??西夏军队已突破防线,正朝松州方向推进!”
耶律延禧闻言,神色骤变:“李乾顺果然动手了……”
他转身下令:“传令下去,即刻修书一封,命快马送往京城,请陛下速派援军。另外,高烈,你继续坚守大同关,不可有失。我将亲自率军回援松州,迎战李乾顺!”
高烈抱拳应命:“末将领命!”
风雪依旧,战火未熄。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真正进入最激烈的篇章。
耶律延禧站在大同关城头,望着远方雪幕中逐渐远去的女真军队,眉头紧锁。高烈策马来到他身旁,沉声道:“燕王,此战虽胜,但我军损失不小,若再战一次,恐怕难以支撑。”
耶律延禧缓缓点头,目光深远:“女真不会就此罢休。他们此次败退,不过是试探之举。真正的主力尚未出动,待其整备完毕,必将倾巢而出。”
高烈握紧缰绳,咬牙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先稳住防线。”耶律延禧语气坚定,“你继续驻守大同关,加固防御工事,训练士卒,严防死守。我将率军返回松州,亲自迎战西夏残部。”
高烈一惊:“西夏?李乾顺不是逃往贺兰山了吗?”
“他已经联络党项诸部,重新集结了五万大军,并派人密联女真,意图夹击我军。”耶律延禧冷声说道,“此人不死,后患无穷。”
高烈神色凝重:“燕王,若您带兵回援松州,这边兵力空虚,女真若趁机南下……”
“所以我必须赶在他们行动之前,解决西夏的问题。”耶律延禧沉声道,“我会留下一千骑兵协助你守城,同时命人快马加急,催促京城发兵支援。只要禁军能及时赶到,我便可无后顾之忧。”
高烈沉默片刻,最终抱拳应命:“末将遵令!”
风雪之中,耶律延禧率领两千骑兵连夜启程,踏着厚厚的积雪,向松州方向疾驰而去。
三日后,大军抵达松州城外。远远望去,城墙之上旗帜猎猎,戒备森严。王德早已接到消息,在城门口迎接。
“燕王!”王德拱手行礼,“西夏军队已逼近兰州,前锋部队距离松州不足百里。”
耶律延禧翻身下马,神情凝重:“敌军动向如何?”
王德低声答道:“据斥候回报,李乾顺亲率五万大军,分三路进逼,意图合围松州。目前,其中一路已攻破兰州外围防线,正朝东进。”
“好一个李乾顺。”耶律延禧冷笑一声,“他倒是学聪明了,趁着我军主力在外,想来个围魏救赵。”
王德皱眉:“燕王,如今我军兵力有限,若要正面迎战,恐怕难以取胜。”
耶律延禧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寒光:“那就不能让他如意。”
当夜,耶律延禧召集众将议事。
“李乾顺以为我军主力仍在大同关,才会大胆进攻。”他在沙盘前指点地形,“但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设下埋伏,诱敌深入。”
王德问道:“燕王的意思是?”
“我军分兵两路。”耶律延禧缓缓开口,“一路由你率领,留守松州,坚守不出;另一路由我亲率三千精骑,绕行北侧山谷,直插敌军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