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部队(第1页)
一个穿破烂单衣的汉子蜷在树根处,手按在咕咕叫的肚子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盯着地上冻硬的马粪,喉结上下滚动,忽然猛地扑过去,抓起一块就往嘴里塞,牙齿咬在冻成硬块的粪便上,发出细碎的咯吱声。旁边有人看见了,也跟着爬过去抢,指甲在结冰的地上抠出一道道血痕,抢到手的人慌忙塞进嘴里,嘴角沾着黄黑的渣子,还嘿嘿地笑。
马粪里面都是草料与马料,虽然被马儿消化过一圈,但是吃到肚子里并不会死人,反而还会让。。。。。。
耶律延禧率军返回松州,已是腊月初旬。风雪愈发凛冽,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寒意刺骨。然而,他无暇顾及严寒,一回到城中便召集诸将议事。
“此战虽胜,但女真主力未动。”耶律延禧站在沙盘前,语气沉稳而凝重,“阿骨打虽败退,但其根基未损,必会卷土重来。我们需尽快重整兵力,稳固防线。”
王德拱手道:“燕王,我军伤亡不小,五千精骑折损近半,且粮草紧缺,恐怕难以支撑长期作战。”
“我知道。”耶律延禧点头,“所以必须争取时间。岳飞已前往京城求援,若朝廷能调拨禁军北上,则局势尚可逆转。眼下,我们要做的,是守住松州至大同关一线,不能让女真越过雷池一步。”
高烈抱拳道:“末将愿领兵驻守大同关,死守不退!”
耶律延禧望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你带一千五百人前往大同关,务必加固城墙,布置防御工事。我会派遣弓弩手与火器队协助你。”
王德也上前请命:“末将愿留守松州,确保后方稳定。”
耶律延禧颔首:“很好。你们各司其职,我则亲自巡视前线,鼓舞士气。”
部署既定,次日清晨,高烈便率领一千五百士兵启程前往大同关。该地地处边陲,地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耶律延禧亲自送行,并叮嘱道:“女真若再来,必将倾尽全力。你务必要坚守十日以上,待我率军前来支援。”
高烈郑重抱拳:“末将誓死守关,绝不让敌人踏入中原一步!”
数日后,斥候回报:女真前锋虽遭挫败,但完颜阿骨打并未放弃进攻意图,反而在大同关外集结了两万大军,准备再次南下。
耶律延禧闻讯后,立即下令加强松州防务,并派遣使者催促京师尽快发兵增援。同时,他亲率一千骑兵巡视前线,鼓舞士气。
寒冬腊月,风雪交加。耶律延禧身披重甲,策马巡视各营。每到一处,他都会亲自慰问将士,与他们一同用餐、饮酒,激励斗志。许多士兵感动落泪,纷纷誓言效死。
与此同时,岳飞也在汴京日夜奔走,力陈边疆危急。赵佶终于被说服,下令调动禁军北上,并派遣使者前往辽国,试图联络旧部,共抗女真。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之时,一则惊人的消息从西夏传来??李乾顺竟联合党项诸部,在贺兰山一带重新集结了五万大军,并派人秘密联络女真,意图夹击宋军!
耶律延禧接到密报后,脸色骤变:“李乾顺果然不甘心失败,妄图借女真之力翻盘。”
王德皱眉道:“如此一来,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耶律延禧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们必须分兵应对。王德,你即刻点齐三千步兵,前往兰州一带设防,阻止西夏军队东进。若遇敌军,切勿轻敌冒进,等待我军主力到来。”
王德抱拳应命:“末将遵令!”
耶律延禧又召来副将张宪:“你速回京城,面见陛下,请他务必加快禁军调度速度。此外,告知岳将军,让他尽快赶回前线。”
张宪领命而去。
风雪之中,战云密布。耶律延禧立于城头之上,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真正的风暴,终于来了。”
与此同时,大同关方向亦传来战报:女真军队已开始试探性进攻,高烈率军顽强抵抗,双方激战一日,各有伤亡。
耶律延禧当即决定亲自率军前往大同关增援。临行前,他留下亲卫统领镇守松州,并嘱咐道:“若有紧急情况,立刻点燃烽火台,通知我军回援。”
翌日清晨,耶律延禧率领两千骑兵出发,冒着风雪,直奔大同关。
三日后,大军抵达关外。远远望去,只见城墙之上旗帜猎猎,杀声震天。女真军队正在攻城,箭雨如瀑,擂石滚木不断砸落,战斗异常激烈。
耶律延禧果断下令:“全军列阵,准备冲锋!”
一声号角响起,宋军铁骑如狂风骤雨般冲入战场,直扑敌军侧翼。
女真主将完颜宗望正指挥攻城,突见宋军援军赶到,顿时大惊:“耶律延禧果然来了!”
他连忙下令调整阵型,迎战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