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30(第2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萧放的臂上很快多了一只冷玉霜枝似的纤手,身侧的女子紧紧拽着他的衣袖道:“不会更好,妾只想陪在陛下身边。妾也没有青梅竹马,只有陛下,陛下一人而已。”

萧放笑了,似被她的回答取悦到。

宫人在这时上了茶来。

青簪饮了一口,没见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毕竟是上好的新茶,足够清心败热,便也小口饮完了。

就在茶盏见底的一刻,萧放猝然扣住她的腰身:“你都喝完了,朕喝什么?”

见她愕然转了过来,他又扔给她一宗案卷:“看看?”

纸张只暴露出雪白的一角,却晃眼得让人无法错目。青簪不敢去深想,又因猜到什么而止不住憧憬,小心问道:“是什么?”

见他不答,青簪抱起那案卷:“这算是妾答得尚可的奖赏吗?”

那若是她方才答得不好,他不满意,是不是就不打算给她看了?

“不看算了。”萧放抽走案卷,扔去了榻边案头。

青簪正要抗议,萧放的指腹就摩触在那颗微撅的凝朱之上,茶水已将它润泽得莹艳发亮。

察觉到指下微厘的动颤,萧放淡然的目色中翻滚开一阵晦风昏潮。

第28章

宫门外。

陈少陵翻身骑上一匹老瘦的黄马,这黄马是从驿馆退役下来的,被他以一钱廉银购回了家。

本朝素来崇尚骑射,百官入朝,从家到宫门的一程,大多都会采用骑马的方式。

“高官骑瘦马,陈修撰孺子可教也!”

有才下值的官员从他身边经过,朗声豪笑着夸赞道。

“下官实是两袖清风,只买得起……”陈少陵话未说完,那人却已经打马疾奔,如飞电一般窜得没了影。

陈少陵默然一摇首,神思却始终怔怔,不在此处。

“公子!”

僮仆忽在他身后惊呼,只因这位年轻的状元郎,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兀然在大街上掉转马头。

“你先回去。”

他得去设法查查,宫中,尤其是御前,有无姓程的宫人。

当年那个拿着书卷,窘涩地向年幼的他请教字文的温柔妇人已不在人世,但她的女儿,也许还活着。

*

太极殿中,一夜巫山云乱,高唐雨腻。

金殿深处,凉浸浸的两片水晶帘还紧拢着,圈划出一方人间清暑地。

赤夏的日头本该早早升起,可惜今日是个阴雨日,天色幽暧得没有一点要明朗起来的迹象。

青簪等了又等,最终小心地从人怀中一点点撤出来,很不胜力地披衣下地,擦亮了一根烛火。

纸张展开时的窸窣声,不断规劝、束缚着她激奋得要脱离掌控的指节。

她终于看见——

宝应十六年,江南道富商女,为逃两姓世姻,持友人伪造手实公验等避走上京,伪名梳云,后入住长寿坊康平巷,与原户部司郎中之婿、乡贡举人段若虚育有一女,女名不详,未入户籍;

宝应十七年,梳云迁居韶音坊后巷,与段若虚几绝往来。自言为程姓女,家亲已故,仅有一幼妹青簪同来上京,投靠亲族。身边仆妇常唤其“大小姐”、唤其妹为“小小姐”,另,邻曲陈家幼子常有出入程宅。(由韶音坊旧坊民口述,不可考证)

宝应十九年春,梳云频繁外出,春三月,原户部司郎中之女钱燕月领众数家仆至韶音坊,梳云失踪,经初步查证,疑死于绑石沉湖(与段氏旧仆口供一致);梳云仆婢曾携青簪入住上京东市邸店。

宝应十九年春四月,青簪入永宁侯府新居为婢(三月下,段若虚已受永宁侯爵位、岳丈户部司郎中调升吏部侍郎)

宝应二十年春,韶音坊大火,梳云故居烧焚严重,疑为火起之处,坊民迁离过半。

……

酸恸的眼泪,洇糊了上头的一团小字。

青簪忙用手背在脸上按了几下,轻攥着的案卷,却再度被从后伸过来的手抽走。

章节目录